杨宇霆被杀,是咎由自取还是另有隐情?杨家后人:张学良中了奸计

杨宇霆被杀,是咎由自取还是另有隐情?杨家后人:张学良中了奸计

这种看法似乎有理,但深入思考后,便会发现其不尽然。事实上,人性的复杂往往超越了简单的智商和情商。杨宇霆的悲剧,恰恰是在于他的聪明与性格的不协调。虽然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最终还是因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错看了张学良这个纨绔子弟,陷入了死路一条。

从史料的角度来看,杨宇霆的死,杨家后人并未否认他所犯的错误。杨宇霆的儿子杨茂元曾指出,他父亲最大的失误就是自诩为“周公辅成王”的典范,时常对张学良的行为进行规劝。有时候,他会劝张学良戒毒,有时看到政务纷乱、各部门负责人找不到张学良时,他便急于批评,甚至不加分辨地谴责张学良的过失。

令人深思的是,晚年的张学良曾将杨宇霆的死归结为天意。他曾回忆道,在作出决定之前,他曾三次抛出一枚银元,每次的正面都朝上。张学良说,自己过去从不迷信,但这件事让他开始相信命运的安排。从这一点来看,张学良在杀杨宇霆之前并未完全下定决心。即便杨宇霆在某些场合过于挑衅他,他也没有意识到一定非杀不可,否则他不至于犹豫。

从这个角度看,张学良所说的“银元之事”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决定辩解,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实际上,杀杨宇霆的背后,不是因为他非死不可,而是因为张学良在重大决策上常常显得过于糊涂。

杨家后人对于此事的看法,恰如杨茂元所描述的那样:“父亲曾经警告过张学良,‘你说我忠心,我是卖给张家的‘水箱’,即便张家做错了事,我也不会背离。’”

杨宇霆对于张学良的忠心,直到晚年才逐渐被张学良认识。事实上,杨宇霆不仅仅是张作霖的得力助手,他对东北的独立性和对抗日本的立场也给张学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拒绝了与日本妥协,不顾日本的压力修建战备公路,为东北的抗日准备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杀杨宇霆的决定与张学良的犹豫不决息息相关。杨茂元的回忆显示,杨宇霆极力反对“东北易帜”,并且坚信张学良不应与蒋介石妥协。杨宇霆的坚定立场,使得张学良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既想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又害怕与蒋介石、甚至国内外势力的冲突。

有一次,张学良派人吕荣环去参加国民党会议,常荫槐则暗中写信告知蒋介石,东北的事可以找杨宇霆或他自己处理。这个消息被吕荣环暗中泄露给张学良,引发了他对杨宇霆的不信任。事实上,吕荣环的行为无疑是日本和其他势力借机离间张学良与杨宇霆关系的一个环节。

不可忽视的是,杨宇霆并非一个容易操控的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忠诚,张学良却过于优柔寡断,最终错杀了这位忠诚的辅佐者。杨宇霆的忠心与直言不讳,实际上恰恰是张学良所无法承受的。

然而,回顾这一切,张学良未必完全清楚杨宇霆的忠心程度,他自己也未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看清杨宇霆的本质。张学良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杨宇霆的忠诚与才智,而这种误解,最终成了他内心深处最难以启齿的遗憾。

时间过去多年,张学良对于杀害杨宇霆的决定表达了悔意,且悔恨之情溢于言表。杨宇霆的死,实际上是一场糊涂与冲动之下的错误。这个错误,不仅仅是张学良的个人失误,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解放军部队的代号
bst365体育娱乐平台

解放军部队的代号

⌛ 09-08 👁️ 8893
CF/穿越火线封号减刑/解封教程
谁有365体育投注网址

CF/穿越火线封号减刑/解封教程

⌛ 07-10 👁️ 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