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称上来看,福州乃至整个闽东地区的蜑民俗称“曲蹄”,来自于闽东语。有一个解释为“曲蹄”是“郭倪”的谐音,来自于蜑民中的郭、倪二姓,表示“国黎”,即闽越国之黎民的意思;而蜑民中姓郭和倪的人,也多称自己是闽越国王族后裔。相传郭、倪二姓是闽越国权臣的姓氏,在汉武帝攻打闽越国时曾极力反抗,因此被汉军搜捕,最后流亡于江河之上。不过“曲蹄”这个称呼相对来说出现得比较晚,古籍上最早称蜑民为“游艇子”,见于《北史》和《三山志》。
畲族
除蜑民外,畲族也被认为是闽越遗民的一个分支。现在,我们可以从史料中找到一些提示。过去的闽越人迷信得很,一直都有“断发文面”的习俗。早在春秋时,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打仗前,就出现过让一群“断发文面”的奴隶在战场上拔刀自杀,吓跑吴军的事情。而畲族直到元朝,还能从史书上找到“断发文面”的记载。